分享|Miller&Kreisel调音心得:让你正确认识和玩好多声道喇叭

基本介绍

因为在《新视听》杂志工作,我们跟Miller&Kreisel台湾代理商恺锐老板朱先生很熟,大家都知道,Miller&Kreisel在多声道影院喇叭里面是非常显赫的品牌,性能优异,成为许多好莱坞大片音效后制的监听喇叭,这些丰功伟业我们说过很多次。

朱先生更令我们敬佩的,他对于声音的执着和对调音研究的努力不懈,他的视听室永远看起来是乱的,因为他永远在搬动各种材料,研究各种吸音、反射或扩散的效果,以追求极致表现!而且每回有新发现,都会热情邀请我们去听,他的研究精神和热忱,比很多我认识的发烧友还深。

 

 

这次朱先生又在系统中添加了生力军,经过一番调整,找到他心目中更好的声音,再次请我们去鉴赏。结果这次体验还真的很不一样。我们一坐下来,他播放的不是打打杀杀的电影片,而是两声道音乐片,并让我们也播放自己熟悉的片子,期间我们播放了小编制、大编制、人声、流行乐,接着还放了多声道音乐片(交响乐),最后才是电影片。结果我们深刻体认,现场这套以Miller&Kreisel喇叭所组成的系统不是只能放电影,绝对也能表现音乐,其性能完全不会输给以音乐为主的两声道喇叭。

 

好在哪里呢?播放音乐时,背景非常干净,细节浮凸具体,这种安定、不毛躁的感觉不像寻常的影院系统,而是非常优异的两声道系统。

 

再来,现场的音场相当宽,声音是宽松、有余裕、不紧绷的。播放人声时,人声是厚实而浓重的,型体轮廓清晰细致,有重量感、有形体感、有存在感。如果是播放交响乐,则可以听到很深的音场,里面的乐器都有很清晰的定位,可以数得出来一个一个的演奏者,而且质感相当好,演奏起来流畅、滑顺、清晰,完全不粗糙,没有杂质感。

 

现在很多人对于多声道系统有误解,以为多声道喇叭“只能”播放电影音效,想听音乐一定要用两声道喇叭,甚至是大型Hi-End喇叭,真是如此吗?现场的声音表现可以翻转很多人对多声道系统的成见。笔者这个月又去听了一次,这次又让我感到惊讶,因为这次展现出来的极低频表现是笔者听过数一数二优异的,能量非常的强劲、扎实,而且延伸也很棒,播放某些低音域的音乐可以有明确能量“卷裤管”的效果。而且更棒的是,低频非常非常干净,我感受到了扎实力量,但没有听到一丝多余赘肉,低频有着漂亮的线条,层次非常丰富,而且速度很快,即便声音开得很大,空气中充满能量,也丝毫不见混乱的迹象,这几乎已经是超低音调整的最高境界。

 

朱先生表示,很多人以为听音乐就是要采用两声道Hi-End喇叭,事实上并非如此,真正的好系统应该是“卫星喇叭+超低音”的型态。如此配置不仅有利于调音,也有利于功率上的匹配,更容易让喇叭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而这些是有科学根据的。

 

 

那现场用的是什么超低音喇叭呢?我以为是12吋,没想到答案竟是一个8吋,而且还是扁箱身的嵌入式超低音……这怎么可能呢?真的是太扯了!没实际听过很难相信,到底是怎么调的?为什么影院系统能发出超越两声道喇叭的高级音质?为什么一个8吋嵌入式超低音能有这么强劲、快速、干净、不输12吋的表现呢?我们决定请朱先生透露一些调音上的想法,请他告诉读者朋友,该如何正确的玩好多声道、找出好声音。

 

这是IW-28S嵌入式超低音的正面,如果是一般正规的嵌入式做法,应该只会在墙面上看到正面,如果再搭配网罩,甚至可以把超低音喇叭隐藏起来

 

卫星喇叭+超低音,才是最有潜力的系统

 

话题一开始,朱先生表示,观念很重要,系统的组成很重要,必须从基础来谈起才行。很多人有一个错误观念,听音乐一定要用高价的两声道喇叭,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就系统组成来说,“卫星喇叭+超低音”才是最有潜力的系统。

 

专业影院、演唱或表演领域,很多都是采取“卫星喇叭+超低音”的配置,试想一下,如果这么多的喇叭全部都必须发出极低频,而且全部都必须吃大量的功率,那在调音和搭配是多么困难的任务。“卫星喇叭+超低音”的型态才是最有效益的作法,而且表现范围宽广,无论是声音的质感、环绕包围感、或电影音效的气势,统统都能辨到

 

为什么?朱先生表示,因为喇叭不是一放进空间就会有好声音。任何空间都会影响声音,空间的尺寸、格局、大小会影响低频,而空间墙面的吸音、反射、扩散会影响中高频段,所以一定要调音,而调音的基础就是喇叭的摆位,也就是找出喇叭在空间里频率响应最好的位置。而在摆位的过程中,最重要也最难处理的就是低音,因为低频会牵动其它频段,会影响整体表现。

 

低音会受空间尺寸的影响,所以低音表现最好的位置往往只有几个,而且很可能低音效果最好的位置,跟中高音效果最好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传统两声道喇叭(尤其是落地式),一只喇叭就包含高、中、低音,摆位时等于同时移动高、中、低音,要一次到位几乎不可能。低音调好了,它的位置可能不利于中高音。高音调好了,也可能换低音表现不理想。而且一般的居家空间还要考虑生活动线、美观等问题,落地喇叭想移来移去找出最佳摆位,真的是难上加难。

 

“卫星喇叭+超低音”的系统就不一样,超低音与中高音是分开的,所以可以进行更自由的摆位,例如左右声道可以配置在最适合它们表现的位置,而超低音不用“在同一位置”,它可以在空间里的任何一个角落,所以有更大机率找到高、中、低音都理想的位置,创造出最好的声音,也就是频率响应平直,各频段能量都均衡的位置。再来,随着空间型态不同,“卫星喇叭+超低音”还可以灵活配置,例如有些空间需要较大的超低音,有些空间需要较小的超低音,或有些空间需要多只超低音,这些都能灵活来搭配变化,传统型态的两声道落地喇叭就显得绑手绑脚,不可能做这样灵活的变化。

 

与放大器的功率搭配更轻松、更有弹性

 

朱先生接着说到:再来还有一个好处,很基本,但很重要,就是喇叭与放大器的功率匹配。相信大家都知道,高、中、低音单元对于前端放大器的功率需求是不同的,低音的需求最大,中音次之,高音最低,如果采用传统两声道喇叭,尤其是大型落地喇叭,那么放大器就必须同时驱动高、中、低音,低音单元吃功率很凶,加上分音器的损耗,就不容易被完整驱动。此时,喇叭的表现就是打折的、不全面的,甚至是扭曲的,在这样的状况下怎么可能听到好的声音呢。有些人以为,那采用效率好一点的放大器就行了,例如D类放大器,这时又会带出其它问题。很多传统设计的D类放大器,音质往往是比较逊色的,比不上AB类或A类放大器,等于有了推力却牺牲了音质。那采用了A类放大器,又可能面临功率不够的问题。如果要找到音质好、推力又很强的放大器,那消费者往往要付出高昂的预算,这些作法都可能会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卫星喇叭+超低音”的组合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现今的超低音都是主动式设计,内含功率放大器,且放大器的功率输出与低音单元都是厂商搭配好的,不会有功率不足的问题,绝对能让超低音有完整表现。而在卫星喇叭部份,因为只需要负责80Hz以上频段,对于功率需求比较低,消费者就能更自由地选择放大器,不仅更容易完整驱动,也更能追求好的音质。

 

朱先生问我们:了解以上状况,你们说哪一种系统容易找到正确声音呢?当然是“卫星喇叭+超低音”这样的系统比较有机会,但是这样的系统长期以来却受到很多误解,认为它无法呈现好声,只能播放电影音效,这些都是错误的。会有这些误解,原因在于“卫星喇叭+超低音”这样的系统一定要“调整”,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例如超低音要懂得用、要懂得摆位、要懂得分频设定,要懂得与其它喇叭进行衔接…等等。很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肯用功,自然就无法听到最完美的声音。

 

 

放弃错误旧观念吧,遵循专业才能追求好声

 

朱先生表示,其实在专业领域都是很推崇这样的作法。哪些是专业领域?例如电影院或大型演唱会都是采用“卫星喇叭+超低音”的组合,这是全球很普及,而且很多专业人士参与的活动,而且就算是电影,也内含许多音乐成分,例如所有的电影都需要配乐,而电影配乐每年都有很多国际奖项在肯定、在审视。

 

另外,很多研究音效的单位,例如Dolby、DTS或THX,也是推崇这样的作法,因为这是最有效、最灵活,最能在大型空间创造出正确声音和音效震撼力的配置。

 

朱先生叹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在专业领域大家对于什么是“正确的声音”都有一致看法,例如平直的频率响应,各频段的能量应该是均等的,这些都是有学理根据的。但是在家用音响领域,大家对于声音的看法莫衷一是,大家对于三频的比例各有偏好,对于声音的表现缺乏一贯标准,甚至某些所谓的Hi-End喇叭也是如此,导致有些消费者喜欢高频多,有些喜欢中频多……大家各自追求不同型态的声音,这是很吊诡的,到底谁对谁错,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应该遵循专业。

 

再来,就是要懂声学物理现象,要懂调音。讲到这里,朱先生拍着胸脯说:如果读者朋友不相信调音的效用,欢迎随时来恺锐的视听室,效果好不好,大家可以耳听为凭。或者也可以找他解决空间或喇叭的问题,他可以亲自带着仪器、道具,到现场调给大家听。

 

朱先生强调,有些生意人会跟消费者灌输观念:高价喇叭效果一定好,喇叭搬进家里效果就会OK,这些都是错误的,任何喇叭都需要正确的调整,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既然如此,能不能透露一下现场8吋嵌入式超低音的调整秘技呢?

 

 

8吋嵌入式超低音,懂得玩照样能令人惊奇

 

朱先生答道:很多人看到这类产品时,会直接就从它的外观尺寸、箱体容积下判断,直觉认为8吋的嵌入式超低音效果一定不怎么样,而朱先生这次的调整就是要证明给我们看,透过调整,就算是小箱体的8吋嵌入式超低音照样能创造出惊人的效果,尤其我们是写评论的编辑,希望透过实际体验来推翻我们内心的成见。

 

Miller&Kreisel嵌入式超低音IW28规格图

 

那到底是怎么调出来的呢?朱先生表示,在调音的时候,绝对要将“空间”视为是发声体的一部分,空间的长、宽、尺寸,喇叭与它之间的关系(位置)都会影响声音,造成各种反射、吸收、扩散、增益、衰减…绝对不是单纯在听喇叭正面的直接音而已。

 

所以在调音时要知道,空间里会有几个“对极低频响应最有利」的位置,只要能善用这样的空间特性来强化低频段,就有机会得到非常强劲的极低频。

 

在此同时,也可能必须要视状况加入低频陷阱或采用其它手法来抑制空间的驻波,或吸收掉不必要的低频能量,方能让极低频的线条更清晰、更结实。

 

朱先生笑着说:调音并没有一套不变的方式可以遵循,只能说,在调音的背后,会有明确的科学根据,都是基于声学与物理现象,但是调音手法有百百种,而他自己是根据现场的环境状况、声音表现,再思考应该采取的方式。重点在于:观念要正确、方向要对,知道采用哪些方式会带来哪些效果,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才能找出正确的声音,这部分没办法给大家简单的标准答案。如果未来有实际的案例,有帮消费者进行调音或解决声学问题时,他可以邀请我们再来采访,届时大家就能了解得更清楚。

 

讲的有道理,有实际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而不是抽象讨论,应该会对大家的理解更有帮助,那就请各位读者朋友拭目以待。

 

 

※    本文原载于Miller&Kreisel台湾代理商恺锐音响官网,文章为《AV新视听》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