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积追求极限重播性能-Kii Three 数字有源音箱

基本介绍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我陆陆续续地评论过不少有源音箱,后来自己的音响系统当中的后级和音箱都被有源音箱所替代。原因很简单,我家面积不大,传统的前后级功放配被动音箱的形式太占位置,所以使用有源音箱对我来说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家里有两对有源音箱,一款是Neumann KH120A,另一款是Dynaudio AIR6,对于这两款音箱,我更钟情于后者,因为它是数字有源一体化设计,我个人更喜欢这种设计,只需要从专业声卡给它一个数字信号就能工作,省掉前级,又减少了两对模拟信号线,整个系统不但更简洁,而且音质也更好!最近,米乐数码影音将德国Kii Audio引入中国市场,并向大家展示了Kii Audio的第一款产品Kii Three有源音箱,Kii Three与AIR6一样属于数字有源音箱,包括连接方式都是一样的。正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与Kii Three就在一瞬间产生了共鸣。

 

Kii Three让我产生很多很多的共鸣

Kii Three之所以让我产生共鸣,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它的数字有源一体化的设计。Kii Three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Kii Audio希望它走modern Hi-Fi的路线,用最简洁的方式得到最好的音质。或许对于老烧来讲,他们并不会接受这样的音箱,因为他们享受折腾的过程,系统越复杂越多东西可以玩,像Kii Three这种将DAC、功放和音箱合在一块,不能玩线材,不能换功放和DAC,肯定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可是对于年轻一代的音响玩家来说,他们几乎不用CD,都是以音乐存硬盘、手拿iPad选歌的方式听音乐,享受的是用户体验。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Kii Three这样的音箱,而我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Kii Three的数字输入采用AES接口,两只音箱之间则使用网线相连

 

高音单元使用浅号角设计,提高高频的指向性

 

除了走modern Hi-Fi的路线,Kii Three在设计上是追求小体积中超强的重播性能。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跟另外一个我熟悉的品牌barefoot sound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都使用密闭式箱体,都把低音单元安装在左右两侧,甚至都是采用超低失真的Ncore功放模块……不过,Kii Three相比之下在背部增加了两只低音单元,这是为了增加低频能量吗?不是! Kii Audio在它的官网上指出,这是一种叫“Active Wave Focusing Solution”,中文译为“主动波调整方案”的声学技术,究竟是什么玩意?稍后告诉大家。公布的Kii Three指标也是非常厉害!峰值输出声压115dB,能满足70平方米的空间使用!低频下限25Hz!全频响应仅仅波动+/-0.5dB!频响曲线几乎呈现一条直线。这是什么一种概念?音乐里面的所有信息都能原本地反映出来,这完全就是一款专业监听音箱!

 

安装在背部的两只6.5英寸低音单元,这两个低音单元的作用就是 Active Wave Focusing Solution,可减少低频绕射

 

两只6.5英寸的低音单元安装在音箱的左右两侧,这种设计不但能抵消振动,还能缩小前障板的宽度,更适合摆放

 

工作指示灯隐藏在Kii的Logo里面

 

灵魂人物Bruno Putzeys

Kii Audio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在2004年才成立。虽然Kii Audio为新品牌,但背后却有一支实力强大的团队。其中,这个团队的老大是Bruno Putzeys。为什么我要专门提起这个人呢?因为他就是Kii Audio的灵魂人物,Kii Three之所以能够有出众的重播性能,跟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或许大家不知道Bruno Putzeys是谁,但大家应该知道UcD和Ncore D类功放模块,由于拥有超低失真、大功率且效率高的优势,它们在家用音响和专业音响领域的应用相当多。像Jeff Rowland、NAD、Mircomega、上述的Barefoot Sound有源监听音箱的功放模块都采用NCore,而Bruno Putzeys正是UcD和NCore D类放大模块的发明人。

 

Bruno Putzeys

 

除了是UcD和NCore的发明人之外,Bruno Putzeys之前还设计过有源音箱。2010年Grimm Audio推出的一款LS1有源音箱正是出自他手,LS1同样采用NCore功放模块,但它真正的厉害之处却是采用DSP修正频响,能将全频的波动控制在+/-0.5dB范围内,与Kii Three完全一致的特性。从这里可以看到,Bruno Putzeys就是把这个DSP技术应用到Kii Three里面。功放模块方面,Kii Three内置6个输出功率为250W的NCore放大模块,1个放大模块对应1只喇叭单元,电源部分则由1个1200W的开关电源负责供电,这正是Kii Three具备强悍重播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Kii Three使用DSP来修正频响,达到非常平直的频响曲线。此外,功放部分还运用了“运动控制修正”,可降低单元工作时的失真

 

Active Wave Focusing Solution

 

Active Wave Focusing Solution是什么东西?通过上图就能一目了然。左面为传统音箱,可以看到由于低音绕射的问题,

在靠墙摆放时低频会被放大,容易浑浊,右图为Kii Three的解决方案,无论不靠墙还是靠墙,声波的辐射都是基本一致的

 

所谓Active Wave Focusing Solution(主动波调整方案),它实际上是为了控制低频绕射的一种方式。由于Kii Three的前障板很窄,如果不采取一些处理方式的话,低频绕射会非常明显,如果把音箱靠后墙摆放的话,因为绕射到后面的声波会通过后墙再反射到聆听者的耳朵,低频的能量会被放大,但聆听者会听到浑浊且反应速度慢的低频。而Active Wave Focusing Solution能够将这些绕射到音箱后方的低频能量抵消,即使靠后墙摆放,也能让聆听者听到音箱的直达声。

 

我敢确定绝对没有用外置超低音音箱

试听Kii Three的活动安排在米乐的家庭影院视听室里面,并搭配Trinnov Audio Amethyst房间修正器,音箱与修正器之间采用AES/EBU界面连接。对于听Kii Three的第一感觉,或许很多人都跟我有相同的疑问,究竟是不是加了外置低音音箱?并没有!因为很多人都想象不到一个立式电脑机箱大小的箱体内可以发出能量非常庞大、深沉而有力量的低频。尽管低频能量充沛,但却不会像个大肥婆一样的臃肿,非常注重低频的反应速度。因此,Kii Three的低频清晰度很高且弹跳力十足。

 

 

《民歌蔡琴》的《渡口》、《Tutti》的《Dance Of The Tumblers》都是很多发烧友用来测试自己音响系统的低频部分重播效果以及动态表现的热门曲目之一,考验鼓声的能量感是否充足,功放对音箱的控制力是否足够,动态范围够不够大,冲击感是否够强,音场够不够宽等等,这次通过Kii Three来试听,我认为上述的重播要素对它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且还能在原本基础上听出更多、更深入的东西。例如,鼓皮振动的余韵、腔体共鸣的声音效果、鼓声的质感,甚至还能分辨出乐手敲鼓的力度大小等细节;《Tutti》里面的《Dance Of The Tumblers》交响乐选段,不但能听到低频下段的暗涌,下潜深度也绝不含糊且非常清晰,反应速度非常快。

除了试听这两个曲目,Rebecca Pidgeon的《The Raven》也是一张考验器材重播效果的专辑。大家记得里面最常听的那首《Spanish Harlem》不?里面的牛筋可是难倒了不少系统,有量感的,往往没解析力,没有速度,只能听到又肥又慢的低频。而对于注重低频能量和速度的Kii Three而言,你就可以听到丰满的能量以及很清晰的拨弦声音质感。

 

没有华丽的音色,只强调声音的细节和准确性

说到Kii Three的音色特性,我在它身上找不到什么太过于个性化的特质,或许是因为我平时使用监听音箱的缘故吧,Kii Three的音色对我而言是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它不是营造华丽、甜美音色的音箱,只会强调声音的细节和乐器音色的准确性,而总体的音色很清淡、无音染,细节丰富,乐器的声音呈现方式走现代化路线。当重播《Joe Weed The Vultures》这张发烧录音的时候,音像鲜活、定位精准且质感真实强烈,表现出极高的像真度和极其丰富的细节,而且还能完全脱离箱体,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聆听者的面前。而当重播《布兰诗歌》、《马捷帕》这些大动态、大低频能量的大乐队演绎音乐时,Kii Three优异的低频重播性能和出色的控制力能展现出让落地音箱也俯首称臣的动态和气势,音场的宽度和深度能够轻松地伸展开来。

 

总结

作为Kii Audio的第一款产品,Kii Three在这样的一个箱体中放入了6个功放模块、6只喇叭单元、6通道DAC模块以及一个1200W功率的开关电源!在性能上,Kii Three拥有非常平坦的频响曲线,强大的输出声压以及出色的低频延伸,可见Kii Audio对Kii Three的制作是下足了功夫,不但有细腻准确的音色,还具备让大音箱都俯首称臣的低频和动态。而且高集成度的优势在于简化系统的架构,像Kii Three这样的Hi-End数字有源音箱,只需要给它配上一台符合你使用要求的数字播放机就行,基本上不需要太多考虑器材与器材之间的搭配问题。